

學生:性格 & 心態(tài)
荷蘭教育是以培養(yǎng)學生辯證性分析能力和創(chuàng)造性思維方式為目的,教學模式跟國內有很大不同。國內多屬于應試教育,老師在講臺上授課,學生在下做筆記;而荷蘭的教育更傾向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獲得知識,讓思維盡可能的發(fā)散不受限?;诖?,學生是否有好的溝通交流能力,性格是否足夠開朗外向,能否勇于跳出自己的comfort zone與外國老師同學交往是需要在學生和家長在決定留學前仔細考慮的。低齡留學的好處是可以讓學生更早的適應和融入國外的生活,激發(fā)學生的創(chuàng)造力、培養(yǎng)學生的邏輯分析和辯證性分析能力,然而由于出國時年紀小,心智未完全成熟,如果心里承受能力差,獨立性不好,因為留學而變得性格孤僻甚至患上抑郁癥的同學比例也是不小的。
荷蘭的大學基本屬于自學狀態(tài),老師課上用心授課,下課后便會忙碌自己的研究,除非主動預約,否則課下時間幾乎見不到老師,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非常重要。出國留學往往會花銷家里的一大筆存款,那么學生是否明白家長的苦心,是否珍惜留學的機會,能否在無監(jiān)管的情況下努力讀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否則3年U類本科學費生活費共計50多萬,最后卻拿不到文憑真的是浪費青春又浪費金錢。
學校:國外 VS 國內
如果學生的高考成績滿足就讀國內985院校,我們認為除非是被世界前200的名校錄取,其他大學不一定值得讓學生舍棄985大學的學位證和4年的校園時光。尤其是針對最終打算回國發(fā)展的同學,國內好大學讀書期間建立的同學人脈是很高質的,如果去了國外就讀大學,會丟失很大一部分國內應有的同學人脈。
高考是一個一場考試就決定學生讀書命運的殘忍方式,很多同學不幸在高考中失利,無法就讀國內應有水平的大學,這種情況是可以考慮通過留學的方式曲線救國的。荷蘭大學教育資源優(yōu)良,整個國家沒有教育產業(yè)化,因此生源質量頗好,也不會出現一個班80%都是中國人的情況,是一個可以學到真知識的地方,也給高考失利的同學提供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。
預算:本科 VS 碩士
荷蘭留學以高性價比出名,研究生生活費+學費平均20W/年,本科生活費+學費平均17W/年。理工類專業(yè)碩士一般2年,商科文科專業(yè)碩士一般1年,U類大學本科一般都是3年。因此這筆賬很容易算,如果學生出國讀本科,一個家庭需要承擔50W左右的費用,如果學生出國讀碩士,一個家庭則需要承擔20W或40W的費用。怎樣規(guī)劃學生的留學之路,也與家庭可承擔的留學花費息息相關。
規(guī)劃:文科 VS 理科,U類 VS H類
最后一部分我們將大家的情況分為以下兩點,請同學們對號入座,看看自己的情況最有可能就讀荷蘭什么樣的學校,以便更好的為是否應該高中畢業(yè)即在荷蘭讀本科做一個更好的判斷。
高考成績二本線以上,無大一在讀經歷:
數學&物理分數高,并被211大學錄取,可申請代爾夫特理工大學、愛因霍芬理工大學、烏特勒支大學部分理工科專業(yè);
數學分數高,最好被211大學錄取,可申請伊拉斯姆斯大學、格羅寧根大學部分商科專業(yè);
數學物理分數均一般,最好被211大學錄取,可申請萊頓大學、格羅寧根大學部分文科專業(yè)。
高考成績二本線以下或未參加高考,會考成績優(yōu)秀:
選擇申請1年U類大學本科預科+3年U類本科,4年完成U類大學本科課程;
就讀特殊專業(yè),例如藝術類,選擇H類大學本科,4年時間完成H類大學本科課程。
留學只是人生道路岔口的一個選擇,是留在國內還是出國都要遵循自己的內心,千萬不要被別人的選擇所影響。
免責聲明: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,聯系郵箱:543779269@qq.com。
多數考生默認高考外語考英語,但實際上高考外語并非只有英語可選。根據教育部規(guī)定,高考外語包含英語、俄語、日語、法語、德語、西班牙語 6 個語種,考生可根據自身優(yōu)勢和規(guī)劃,選擇更易拿分的語種。那么,高考外語怎么選其他語種?需滿足哪些條件?有哪些注意事項?
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種類繁多,部分不良機構利用信息差設置 “陷阱”,導致學生和家長誤選后面臨學歷不認證、費用虛高、教學質量差等問題。想要選出正規(guī)、優(yōu)質的項目,需掌握 6 大避坑關鍵步驟,從資質、細節(jié)到權益保障全面把關。
在選擇中外合作辦學時,“計劃內” 與 “計劃外” 是兩個高頻卻易混淆的概念。不少家長和學生因分不清兩者差異,誤選不適合的項目,甚至面臨學歷不被認可的風險。
在升學選擇中,“中外合作辦學” 常讓家長和學生困惑:它到底是 “留學”,還是 “在國內上大學”?有人覺得它是 “不出國的留學”,也有人認為只是 “國內大學的國際班”。其實,中外合作辦學是兼具國內學習與國際教育特色的特殊模式,既不是純粹的留學,也不同于傳統(tǒng)國內大學,核心取決于具體辦學類型與培養(yǎng)方案。
在學歷提升的選擇中,國外遠程碩士與傳統(tǒng)普通碩士(即全日制在校碩士)常被放在一起比較。很多人疑惑:兩者的學歷是否有區(qū)別?認可度、含金量是否存在差距?
隨著在線教育技術的成熟,國外遠程碩士憑借 “靈活學習”“節(jié)省成本” 的優(yōu)勢,成為越來越多職場人提升學歷的選擇。但很多人在報考前都會糾結一個關鍵問題:國外遠程碩士需要出國嗎?實際上,答案并非絕對的 “是” 或 “否”,它取決于項目設計、院校要求及學習目標,不同項目的出國要求差異顯著。